- 舊念何挽:時代傾城好不好?
- C.yy:對比周邊,性價比高
- 約瑟:準備入手一套
- 孔龍飛:時代傾城戶型采光好
- 黛子:你買了哪個戶型啊
- 小丸子:大家組團去看看呀

近日美國WeWork北京空間正在火熱招租,4月1日即將開業亮相。但與此同時北京頭家聯合辦公空間Mad Space在2016年10月宣布破產倒閉,而這個創業空間的運營時間前后才不到一年。
其實過去的一兩年里倒閉的聯合辦公空間不僅僅只有Mad Space一家。如:
2015年底,深圳眾創空間地庫因入駐率太低而夭折;
2016年,中關村的孵化器接連倒閉;
2016年4月,深圳老牌孵化器孔雀機構因拖欠租金被強拆;
2016年5月,上海的創季空間也因運營不善而關門……
以上倒閉的空間,既有國家“雙創”浪潮下大面積復制跟風,也有分享經濟及社區概念的普及下自身定位不清晰的盲目逐流。經營不善或倒閉的原因如下:
首先,短期內無法從創業者身上獲取到實際利益,僅依靠服務只是一個偽命題。
1、雖然很多空間為了吸引創業者入駐,不惜跑斷腿去整合各種各樣的企業服務,讓創業更簡單,省去各種各樣繁瑣的手續,對創業者而言是好事,但是現階段試圖通過服務來變現是不可能的。
因為大部分入駐空間的企業都是早期項目,初創企業本身不成熟,缺乏有效傳播渠道,資金上很吃緊,稍有不慎,可能瞬間暴斃。
2、空間運營者本身無法依靠這些企業服務來構筑核心競爭壁壘,服務能力有限,大多只會把空間當做產品渠道快速復制。隨著服務逐漸透明,再加上資源缺乏獨特性,整個行業的服務能力逐步提高,現有服務只能作為運營一家空間的基礎標準。
其次,資源獲取渠道很大程度上決定勝負。
1、找到合適的經營場所,無論是廠房改造還是商業空間改造,都離不開房地產。
2、整合優質資源進行盤活,再加以適當裝修之后,才能真正投入運營。
3、在真正運營之前還需要投入一部資金,這對于盈利本身很困難的空間行業來講,無疑是增加了資金鏈壓力。
當然,也有一些做的還不錯的空間,例如毛大慶的優客工場,成立剛滿兩年估值已達55億元,前后共融資超過8億元,成為國內聯合辦公的第1品牌。
分析優客工場的成功所在,*關鍵的身邊圍繞著一大幫風*源和開發企業,這些*方不僅僅是在資金上給予毛大慶支持,更多的是資源上的大力支持與合作,這是核心的部分,而這些資源對于初創期的企業保持著入駐的吸引力。
SO,聯合辦公雖然正在擠泡沫,但聯合辦公還是有發展空間的,只是并不是簡單的“二房東”生意。
聯合辦公拼的不僅是辦公空間和服務內容的打造,拼的是助力入駐企業成長壯大的各類“資源”。
風口之時,泥沙俱下,大浪淘沙后,存活下來的一定是善于整合資源的空間。目前聯合辦公正在向“辦公生活一體化”的業態升級,前景如何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